給未來的裕翔
make access.db之後
不需要重新啟動sendmail
新增/ettc/mail/relay-domains
需要重新啟動
修改/etc/local-host-names
需要重新啟動
Wednesday, June 30, 2010
Tuesday, June 29, 2010
gmail收到千封類似信件
給未來的裕翔
由於在/etc/hosts.allow裡面使用spawn
只要有人嘗試登入就寄警告信到我的gmail
也許是剛把本機MTA打開
導致一下寄一堆信到我的gmail裡面
4000封阿!!!
我不介意慢慢刪
但實在是太蠢了~
處理方式:
點選某一封目標信件
More actions -> Filter messages like this
就是這樣~
由於在/etc/hosts.allow裡面使用spawn
只要有人嘗試登入就寄警告信到我的gmail
也許是剛把本機MTA打開
導致一下寄一堆信到我的gmail裡面
4000封阿!!!
我不介意慢慢刪
但實在是太蠢了~
處理方式:
點選某一封目標信件
More actions -> Filter messages like this
就是這樣~
Thursday, June 24, 2010
vsftpd不能ls的暫時解決方案
給未來的裕翔
不知為啥
fedora 13的vsftpd不能work, 可以anonymous登入卻不能ls
以前可以的說~
後來發現, 原來以前iptables的INPUT policy是ACCEPT阿
哈哈哈哈哈~
暫時解決方案是sudo modprobe ip_conntrack_ftp
大爺要來去睡了~
後記: 就算POLICY都ACCEPT也不行耶
以前怎成功的^^" ?
不知為啥
fedora 13的vsftpd不能work, 可以anonymous登入卻不能ls
以前可以的說~
後來發現, 原來以前iptables的INPUT policy是ACCEPT阿
哈哈哈哈哈~
暫時解決方案是sudo modprobe ip_conntrack_ftp
大爺要來去睡了~
後記: 就算POLICY都ACCEPT也不行耶
以前怎成功的^^" ?
如何使用chrome設proxy
給現在的軒哥^^
雖然這個我覺得很簡單
不過我的已知如果無法改變你的無知
那我這就是無恥的已知!!!
裕翔在實驗室已深受其害
因此對無恥的已知格外避免^^
Chrome -> Options -> Under the Hood -> Change proxy settings
-> Manual proxy configuration ->
在HTTP proxy和對應的Port輸入你知道的proxy server:port
那為什麼我們需要proxy
代理伺服器阿^^
X的! 大家這樣講你就跟著這樣講喔~
好端端的直接連不行?
有些情況就是不行
比如說, 學網連大陸實在有夠慢
聽說有擋很兇
萬一校外有熱心的朋友架proxy server
我透過它連大陸網站, 學網照理說應該就不會擋啦^^
當然, 我沒真的試過, 因為找不到那位校外熱心的朋友
硬要舉個實例就是, 哪天如果我們離開學校
paper豈能說下就下, 認IP的耶!
這時如果校內有個熱心的朋友在實驗室架proxy server
我透過它去下載paper, IP就是被認可的校內阿!
報告完畢~
雖然這個我覺得很簡單
不過我的已知如果無法改變你的無知
那我這就是無恥的已知!!!
裕翔在實驗室已深受其害
因此對無恥的已知格外避免^^
Chrome -> Options -> Under the Hood -> Change proxy settings
-> Manual proxy configuration ->
在HTTP proxy和對應的Port輸入你知道的proxy server:port
那為什麼我們需要proxy
代理伺服器阿^^
X的! 大家這樣講你就跟著這樣講喔~
好端端的直接連不行?
有些情況就是不行
比如說, 學網連大陸實在有夠慢
聽說有擋很兇
萬一校外有熱心的朋友架proxy server
我透過它連大陸網站, 學網照理說應該就不會擋啦^^
當然, 我沒真的試過, 因為找不到那位校外熱心的朋友
硬要舉個實例就是, 哪天如果我們離開學校
paper豈能說下就下, 認IP的耶!
這時如果校內有個熱心的朋友在實驗室架proxy server
我透過它去下載paper, IP就是被認可的校內阿!
報告完畢~
產生xorg.conf
給未來的裕翔
fedora 13裡預設似乎不存在xorg.conf
sudo Xorg -configure :1
這樣是在偵測硬體設備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是以bob身份sudo
產生一個/home/bob/xorg.conf.new
mv xorg.conf.new /etc/X11/xorg.conf
要改什麼就可以對它改啦~
fedora 13裡預設似乎不存在xorg.conf
sudo Xorg -configure :1
這樣是在偵測硬體設備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是以bob身份sudo
產生一個/home/bob/xorg.conf.new
mv xorg.conf.new /etc/X11/xorg.conf
要改什麼就可以對它改啦~
後記:
修正一下, 產生的檔案是/root/xorg.conf.new
Wednesday, June 23, 2010
yum的groupinstall再簡化
給未來的裕翔
一般都以sudo yum -y install xxx
xxx是package名稱
偶爾會需要
sudo yum -y groupinstall yyy
一次裝一堆相關的東東
簡化版本
sudo yum -y install @yyy
酷吧^^
一般都以sudo yum -y install xxx
xxx是package名稱
偶爾會需要
sudo yum -y groupinstall yyy
一次裝一堆相關的東東
簡化版本
sudo yum -y install @yyy
酷吧^^
Tuesday, June 22, 2010
ps的固定用法
給未來的裕翔
ps的用法為了符合不同版本
導致有點給它雜亂
根據鳥哥建議
背幾個常用的就好
ps -l: 查閱自己bash上的程序
ps -lA: 所有程序
ps aux: 所有程序, 但format不一樣
ps axjf: 還有樹狀圖阿, 帥呆了!
ps的用法為了符合不同版本
導致有點給它雜亂
根據鳥哥建議
背幾個常用的就好
ps -l: 查閱自己bash上的程序
ps -lA: 所有程序
ps aux: 所有程序, 但format不一樣
ps axjf: 還有樹狀圖阿, 帥呆了!
啟動JDownloader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重新開機後
JDownloader沒有自動啟動的話
java -Xmx512m -jar JDownloader.jar -rfu in /home/xxxxx/.jd
如果重新開機後
JDownloader沒有自動啟動的話
java -Xmx512m -jar JDownloader.jar -rfu in /home/xxxxx/.jd
檢查cpu是否支援kvm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要測試自己電腦cpu是否支援kvm
如果是intel的cpu
grep vmx /proc/cpuinfo
如果是amd的cpu
grep svm /proc/cpuinfo
如果cpu有支援, 記得要確認BIOS有開啟虛擬化支援
據說通常是預設不支援
然後, 我似乎不支援......
如果要測試自己電腦cpu是否支援kvm
如果是intel的cpu
grep vmx /proc/cpuinfo
如果是amd的cpu
grep svm /proc/cpuinfo
如果cpu有支援, 記得要確認BIOS有開啟虛擬化支援
據說通常是預設不支援
然後, 我似乎不支援......
Monday, June 21, 2010
把訊息印到/dev/tty#
給未來的裕翔
當以at進行類似echo的動作時
會失敗, 因為at沒有所謂的標準輸入輸出
不過可以改用echo "test-string" > /dev/tty#
不過有很多情況會失敗:
像是, 如果我(normal-user)在桌面那個tty, ex: tty1
echo hello > /dev/tty1 桌面傳給桌面會失敗
登入別的tty然後, echo hello > /dev/tty1 也會失敗, 應該還是因為桌面的關係
如果我在tty2以normal user登入
在tty1以同一位normal user執行echo hello > /dev/tty2
可以成功
如果在tty2以root登入
在tty1以normal user執行echo hello > /dev/tty2
會失敗
算了, 不想講了, 講結論: 好像就是~
從哪傳給桌面就是都會失敗
root傳給root和user可以成功
user只能傳給自己才會成功
不同user之間沒試過
當以at進行類似echo的動作時
會失敗, 因為at沒有所謂的標準輸入輸出
不過可以改用echo "test-string" > /dev/tty#
不過有很多情況會失敗:
像是, 如果我(normal-user)在桌面那個tty, ex: tty1
echo hello > /dev/tty1 桌面傳給桌面會失敗
登入別的tty然後, echo hello > /dev/tty1 也會失敗, 應該還是因為桌面的關係
如果我在tty2以normal user登入
在tty1以同一位normal user執行echo hello > /dev/tty2
可以成功
如果在tty2以root登入
在tty1以normal user執行echo hello > /dev/tty2
會失敗
算了, 不想講了, 講結論: 好像就是~
從哪傳給桌面就是都會失敗
root傳給root和user可以成功
user只能傳給自己才會成功
不同user之間沒試過
Sunday, June 20, 2010
ssh server改port也沒用?
給未來的裕翔
那天看人家部落格
寫說可以在/etc/ssh/sshd_config改變連接port
結果改成別的port之後
拿別台機器當ssh client
不指明新port的情況下連到ssh server
可以成功耶!!!
經我多番測試
似乎被自動以新port連結
這樣的話, 改port有什麼用阿......
後記:
喔!!! 不!!! 是我笨了!!!
是我自己設定過~/.ssh/config的!!!
改port~? 有效的!!!
那天看人家部落格
寫說可以在/etc/ssh/sshd_config改變連接port
結果改成別的port之後
拿別台機器當ssh client
不指明新port的情況下連到ssh server
可以成功耶!!!
經我多番測試
似乎被自動以新port連結
這樣的話, 改port有什麼用阿......
後記:
喔!!! 不!!! 是我笨了!!!
是我自己設定過~/.ssh/config的!!!
改port~? 有效的!!!
Thursday, June 17, 2010
在x86-64上面安裝flash-plugin看youtube
給未來的裕翔
su
yum erase flash-plugin nspluginwrapper*
cd /etc/yum.repos.d/
curl -O http://www.dfm.uninsubria.it/compiz/fusion-testing/flashplayer.x86_64/flash.repo
rpm --import http://www.dfm.uninsubria.it/compiz/fusion-testing/flashplayer.x86_64/RPM-GPG-KEY-leigh123linux
yum install flash-plugin
gnome-panel有openoffice殘影?
給未來的裕翔
本來看人家的openoffice教學再練習
沒想到居然有殘影留在gnome-panel上
先init 3再init 5沒用!
重開機也沒用!
移除gnome-panel再安裝也沒用!
我真沒用!
突發奇想, 去看同主機別的帳號會不會這樣
居然沒有!
那很明顯就是我家目錄裡面的設定害的!
有救啦^^
一個個去找後
目前確定把/home/xxxxx/.gconf/apps/panel刪掉就可以了
並沒仔細去研究是裡面哪個檔案造成
爽啦!
本來看人家的openoffice教學再練習
沒想到居然有殘影留在gnome-panel上
先init 3再init 5沒用!
重開機也沒用!
移除gnome-panel再安裝也沒用!
我真沒用!
突發奇想, 去看同主機別的帳號會不會這樣
居然沒有!
那很明顯就是我家目錄裡面的設定害的!
有救啦^^
一個個去找後
目前確定把/home/xxxxx/.gconf/apps/panel刪掉就可以了
並沒仔細去研究是裡面哪個檔案造成
爽啦!
改變Socks host的port
給未來的裕翔
之前因為宿舍網路沒實驗室快
所以建一條ssh: local的80連到實驗室的22
sudo ssh -D 80 xxxxx@yyy.yyy.yyy.yyy -p 22
然後再設定瀏覽器的Socks host為自己
127.0.0.1:80
這樣會有個問題, 我local的web server勢必要關掉
那我的筆記部落格就不能用啦
雖然之前都以gmail客難, 先把筆記寫在信裡
再從信裡貼上
可是呢, 就在剛剛, 出了點問題導致瀏覽器關掉
gmail幫我自動存的草稿部份居然只有最最前面!
那我後面的筆記都白打啦~
忍無可忍, 決定嘗試更改local的Socks host的port
ex: 瀏覽器的Socks host設為127.0.0.1:aaaa
於是嘗試sudo ssh -D aaaa xxxxx@yyy.yyy.yyy -p 22
居然就成功了!!!
之前的被我學習的部落格
可否一開始別以port 80為範例呢......
我還以為因為跟網路相關所以必須要設80呢!
終於, 不死的筆記部落格重現!!! ^^
之前因為宿舍網路沒實驗室快
所以建一條ssh: local的80連到實驗室的22
sudo ssh -D 80 xxxxx@yyy.yyy.yyy.yyy -p 22
然後再設定瀏覽器的Socks host為自己
127.0.0.1:80
這樣會有個問題, 我local的web server勢必要關掉
那我的筆記部落格就不能用啦
雖然之前都以gmail客難, 先把筆記寫在信裡
再從信裡貼上
可是呢, 就在剛剛, 出了點問題導致瀏覽器關掉
gmail幫我自動存的草稿部份居然只有最最前面!
那我後面的筆記都白打啦~
忍無可忍, 決定嘗試更改local的Socks host的port
ex: 瀏覽器的Socks host設為127.0.0.1:aaaa
於是嘗試sudo ssh -D aaaa xxxxx@yyy.yyy.yyy -p 22
居然就成功了!!!
之前的被我學習的部落格
可否一開始別以port 80為範例呢......
我還以為因為跟網路相關所以必須要設80呢!
終於, 不死的筆記部落格重現!!! ^^
超雜亂且重要筆記2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要建置一個不存在的網路印表機
雖然可以用網頁來做
個人偏好使用system-config-printer^^
在protocol那裡記得要選ipp
建置好後, 如果printer名稱是test-printer
lp -d test-printer printed-file
(-d是指destination)
就可以了
因為還沒印出來, 也印不出來
所以可以用lpq -a來看該job是否存在
或是lpstat -t看訊息
或是lpstat -o看queue, 不知是否和lpq -a一樣
如果要把NIS client搭配automount
真是太丟臉了, 一開始不會, 現在也不熟^^"
system-config-authentication
輸入domain name和NIS Server IP(永久的)
接著進行automount設定
如果知道NFS(非NIS)的IP是xxx.xxx.xxx.xxx
可以showmount -e xxx.xxx.xxx.xxx看它分享哪個資料夾
假設是/home/guests/nisuser好了
/etc/auto.master:
/home/guests /etc/whatever
/etc/whatever:
nisuser 192.168.0.254:/home/guests/nisuser
如果想要general一點
* 192.168.0.254:/home/guests/&
要注意的是, guests和nisuser資料夾都不用事先建立
service autofs start
如果要檔ssh的話
-A INPUT -s xxx.xxx.xxx.0/24 -p tcp --dport 22 -j DROP
如果想要建一個ftp
normal user上下傳檔案
anonymous下載檔案
裝好vsftpd後, setsebool -P ftp_home_dir on
就可以哩~, 存取控管也靠iptables吧
如果想見一台mail server(暫定sendmail)
要記得裝sendmail-cf, 其它應該都預設有了
進/etc/mail/sendmail.mc
DAEMON_OPTIONS(`Port=smtp,Addr=127.0.0.1, Name=MTA')dnl
把上面那行註解掉就可以收信了
(收發信別使用IP, 不然還是會失敗)
而發信則是預設就可以
然後m4 sendmail.mc > sendmail.cf
要幫人家relay的話
修改/etc/mail/access, 改完後make access.db
可以拿別台測試, 別台連到我這台
寄給他自己, 成功就表示relay成功
要alias的話
修改/etc/aliases, 改完後newaliases
如果現在要建一個MRA
安裝dovecot後修改/etc/dovecot.conf
把protocols = imap imaps pop3 pop3s反註解
那client就可以mutt -f pop://john@IP
那如果要自己建立憑證
make -C /etc/pki/tls/certs dovecot.pem
然後修改/etc/dovecot.conf
#ssl_cert_file = /etc/pki/dovecot/certs/dovecot.pem
#ssl_key_file = /etc/pki/dovecot/private/dovecot.pem
指向剛建立的那個dovecot.pem即可
如果要檔別人存取我的pop3, pop3s, imap, imaps
不是擋25喔~
那是MTA, 而dovecot是MRA(或MAA)
所以要去/etc/services一個個去找它們的port出來加以擋掉
如果要建一台web proxy server
並且使用port 8080
只允許某個網段使用的話
請參考我的proxy雜亂筆記^^
如果要建virtual host
也請參考我筆記^^
如果要建samba, 我現在來不及打
不過注意一下smb.conf裡面的allow和deny
然後smbpasswd的用法也記一下
writeable, write list, read list也注意一下
還有那個samba_share_t也要注意
samba路徑掛載也要注意一下, 它是//開頭的
nfs建立, 相對簡單, 不過我現在也來不及打, 喵的
建立一塊partition, 開機自動掛載, 簡單啦~
接著是建立RAID1
最難的的地方是, RAID1是備份,這個要知道^^"
fdisk兩塊等大的partition出來
mdadm -C /dev/md0 -a yes -l 1 -n 2 /dev/hda10 /dev/hda11
mkfs -j /dev/md0
就可以mount啦
注意: 如果是RAID0的話, 就是切兩個一半大即可
要為某個使用者進行排程的話
crontab -u xxx -e
然後就開始進行編輯, 時間位置要記清楚
如果要建quota的話
先修改/etc/fstab
在指定的partition上的 defaults後加上usrquota和或grpquota
然後mount -o remount target-partition
接著quotacheck -a
edquota -u target-user
quotaon -auv
搞定, 可先變成該使用者後, 以dd測試
關於LVM, 要會lvm的increase和reduce
如果要開啟ip forwared(對單張網卡來說沒什麼意義)
修改/etc/sysctl.conf
如果改完要馬上生效的話, sysctl -p
對一個644的root的檔案
讓a可讀寫, 讓b都不行
setfacl -m u:a:rw-
setfacl -m u:b:---
如果要建置一個不存在的網路印表機
雖然可以用網頁來做
個人偏好使用system-config-printer^^
在protocol那裡記得要選ipp
建置好後, 如果printer名稱是test-printer
lp -d test-printer printed-file
(-d是指destination)
就可以了
因為還沒印出來, 也印不出來
所以可以用lpq -a來看該job是否存在
或是lpstat -t看訊息
或是lpstat -o看queue, 不知是否和lpq -a一樣
如果要把NIS client搭配automount
真是太丟臉了, 一開始不會, 現在也不熟^^"
system-config-authentication
輸入domain name和NIS Server IP(永久的)
接著進行automount設定
如果知道NFS(非NIS)的IP是xxx.xxx.xxx.xxx
可以showmount -e xxx.xxx.xxx.xxx看它分享哪個資料夾
假設是/home/guests/nisuser好了
/etc/auto.master:
/home/guests /etc/whatever
/etc/whatever:
nisuser 192.168.0.254:/home/guests/nisuser
如果想要general一點
* 192.168.0.254:/home/guests/&
要注意的是, guests和nisuser資料夾都不用事先建立
service autofs start
如果要檔ssh的話
-A INPUT -s xxx.xxx.xxx.0/24 -p tcp --dport 22 -j DROP
如果想要建一個ftp
normal user上下傳檔案
anonymous下載檔案
裝好vsftpd後, setsebool -P ftp_home_dir on
就可以哩~, 存取控管也靠iptables吧
如果想見一台mail server(暫定sendmail)
要記得裝sendmail-cf, 其它應該都預設有了
進/etc/mail/sendmail.mc
DAEMON_OPTIONS(`Port=smtp,Addr=127.0.0.1, Name=MTA')dnl
把上面那行註解掉就可以收信了
(收發信別使用IP, 不然還是會失敗)
而發信則是預設就可以
然後m4 sendmail.mc > sendmail.cf
要幫人家relay的話
修改/etc/mail/access, 改完後make access.db
可以拿別台測試, 別台連到我這台
寄給他自己, 成功就表示relay成功
要alias的話
修改/etc/aliases, 改完後newaliases
如果現在要建一個MRA
安裝dovecot後修改/etc/dovecot.conf
把protocols = imap imaps pop3 pop3s反註解
那client就可以mutt -f pop://john@IP
那如果要自己建立憑證
make -C /etc/pki/tls/certs dovecot.pem
然後修改/etc/dovecot.conf
#ssl_cert_file = /etc/pki/dovecot/certs/dovecot.pem
#ssl_key_file = /etc/pki/dovecot/private/dovecot.pem
指向剛建立的那個dovecot.pem即可
如果要檔別人存取我的pop3, pop3s, imap, imaps
不是擋25喔~
那是MTA, 而dovecot是MRA(或MAA)
所以要去/etc/services一個個去找它們的port出來加以擋掉
如果要建一台web proxy server
並且使用port 8080
只允許某個網段使用的話
請參考我的proxy雜亂筆記^^
如果要建virtual host
也請參考我筆記^^
如果要建samba, 我現在來不及打
不過注意一下smb.conf裡面的allow和deny
然後smbpasswd的用法也記一下
writeable, write list, read list也注意一下
還有那個samba_share_t也要注意
samba路徑掛載也要注意一下, 它是//開頭的
nfs建立, 相對簡單, 不過我現在也來不及打, 喵的
建立一塊partition, 開機自動掛載, 簡單啦~
接著是建立RAID1
最難的的地方是, RAID1是備份,這個要知道^^"
fdisk兩塊等大的partition出來
mdadm -C /dev/md0 -a yes -l 1 -n 2 /dev/hda10 /dev/hda11
mkfs -j /dev/md0
就可以mount啦
注意: 如果是RAID0的話, 就是切兩個一半大即可
要為某個使用者進行排程的話
crontab -u xxx -e
然後就開始進行編輯, 時間位置要記清楚
如果要建quota的話
先修改/etc/fstab
在指定的partition上的 defaults後加上usrquota和或grpquota
然後mount -o remount target-partition
接著quotacheck -a
edquota -u target-user
quotaon -auv
搞定, 可先變成該使用者後, 以dd測試
關於LVM, 要會lvm的increase和reduce
如果要開啟ip forwared(對單張網卡來說沒什麼意義)
修改/etc/sysctl.conf
如果改完要馬上生效的話, sysctl -p
對一個644的root的檔案
讓a可讀寫, 讓b都不行
setfacl -m u:a:rw-
setfacl -m u:b:---
Wednesday, June 16, 2010
impress母片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想要修改投影片一勞永逸的話
要修改母片
選上側的View -> Master -> Slide Master就可以了
點下去後會多一個視窗, Master View
如果要離開就點該視窗的Close Master View按鈕
如果想要修改投影片一勞永逸的話
要修改母片
選上側的View -> Master -> Slide Master就可以了
點下去後會多一個視窗, Master View
如果要離開就點該視窗的Close Master View按鈕
Tuesday, June 15, 2010
超雜亂且重要小筆記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要自己建repo的話
要編這幾個設定
[repo-name]
baseurl=ftp://host/pub(如果對方把rpm檔放在host:/var/ftp/pub裡面, /var/ftp別寫在baseurl裡面)
enabled=1(這也許可以省略)
gpgcheck=0(因為我不知道gpg key在哪)
這樣即可使用yum
如果root密碼忘記, 記得要進single user mode修改
如果/etc/fstab編錯導致無法開機
也是進single user mode
不過此時是read only
所以要重新掛載/
mount -o remount /
然後把/etc/fstab修正即可
如果想要dig/host某台主機, 因為它們是直接參考/etc/resolv.conf
所以要確定/etc/resolv.conf是對的
如果要ping某台主機
請先確定網路有通, 如果沒通請確認ifcfg-eth0有無正確設定
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如果要分享出某個資料夾, 那就是使用nfs
portmap記得要service start和chkconfig on
nfs也是, 前提是有裝nfs-utils套件
在/etc/exports設定要分享出去的資料夾
網段寫法千萬別忘記
比single user mode情況更糟的是, rescue mode
如果/etc/grub/grub.conf編錯就會進入
幾個的地方記一下
/boot底下放initrd和vmlinuz還有grub資料夾
grub資料夾裡面有grub.conf檔案
重要內容如下
#boot=/dev/hda
default=0
timeout=5
splashimage=(hd0,0)/grub/splash.xpm.gz
hiddenmenu
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(2.6.18-164.el5)
root (hd0,0)
kernel /vmlinuz-2.6.18-164.el5 ro root=LABEL=/ rhgb quiet
initrd /initrd-2.6.18-164.el5.img
其中, root=LAVEL=/可以寫成root=/dev/hda1, 也就是boot所在分割
關於帳號和群組建置
useradd, passwd, groupadd
要讓user加速第二群組
可以usermod -aG group-name user-name
-a可以不要, 反正本來也沒其他第二群組
主要群組不會因為沒有加-a而被抹掉的
因為只有-g才會改到主要群組
另一個加入第二群組的方法是直接去改/etc/group
如果想讓一個使用者無法登入, 但是可以收信
修改/etc/passwd的login shell欄位
/sbin/nologin: 不能telnet, 不能ssh, 可以ftp, 可以收信
/bin/false: 不能telnet, 不能ssh, 不能ftp, 可以收信
依情況選擇吧~
如果要對資料夾簡單設定權限, chmod即可, 適時搭配chown
要設定ugid, sgid, sticky bit, 也是chmod囉~
關於kernel的套件, 看是要yum install(避免蓋掉舊的)
或是rpm -ivh都可以, 千萬不要rpm -Fvh或是-Uvh
不然原本舊的kernel會被砍掉
裝好之後, /boot/grub/grub.conf會被自動設定新裝的為預設啟動
不需特別去設定
如果要自己建repo的話
要編這幾個設定
[repo-name]
baseurl=ftp://host/pub(如果對方把rpm檔放在host:/var/ftp/pub裡面, /var/ftp別寫在baseurl裡面)
enabled=1(這也許可以省略)
gpgcheck=0(因為我不知道gpg key在哪)
這樣即可使用yum
如果root密碼忘記, 記得要進single user mode修改
如果/etc/fstab編錯導致無法開機
也是進single user mode
不過此時是read only
所以要重新掛載/
mount -o remount /
然後把/etc/fstab修正即可
如果想要dig/host某台主機, 因為它們是直接參考/etc/resolv.conf
所以要確定/etc/resolv.conf是對的
如果要ping某台主機
請先確定網路有通, 如果沒通請確認ifcfg-eth0有無正確設定
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如果要分享出某個資料夾, 那就是使用nfs
portmap記得要service start和chkconfig on
nfs也是, 前提是有裝nfs-utils套件
在/etc/exports設定要分享出去的資料夾
網段寫法千萬別忘記
比single user mode情況更糟的是, rescue mode
如果/etc/grub/grub.conf編錯就會進入
幾個的地方記一下
/boot底下放initrd和vmlinuz還有grub資料夾
grub資料夾裡面有grub.conf檔案
重要內容如下
#boot=/dev/hda
default=0
timeout=5
splashimage=(hd0,0)/grub/splash.xpm.gz
hiddenmenu
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(2.6.18-164.el5)
root (hd0,0)
kernel /vmlinuz-2.6.18-164.el5 ro root=LABEL=/ rhgb quiet
initrd /initrd-2.6.18-164.el5.img
其中, root=LAVEL=/可以寫成root=/dev/hda1, 也就是boot所在分割
關於帳號和群組建置
useradd, passwd, groupadd
要讓user加速第二群組
可以usermod -aG group-name user-name
-a可以不要, 反正本來也沒其他第二群組
主要群組不會因為沒有加-a而被抹掉的
因為只有-g才會改到主要群組
另一個加入第二群組的方法是直接去改/etc/group
如果想讓一個使用者無法登入, 但是可以收信
修改/etc/passwd的login shell欄位
/sbin/nologin: 不能telnet, 不能ssh, 可以ftp, 可以收信
/bin/false: 不能telnet, 不能ssh, 不能ftp, 可以收信
依情況選擇吧~
如果要對資料夾簡單設定權限, chmod即可, 適時搭配chown
要設定ugid, sgid, sticky bit, 也是chmod囉~
關於kernel的套件, 看是要yum install(避免蓋掉舊的)
或是rpm -ivh都可以, 千萬不要rpm -Fvh或是-Uvh
不然原本舊的kernel會被砍掉
裝好之後, /boot/grub/grub.conf會被自動設定新裝的為預設啟動
不需特別去設定
Thursday, June 10, 2010
mail server雜亂小筆記2
給未來的裕翔
postfix自己有自己的控管
/etc/postfix/access
裡面的網段是192.168.0不同於samba的192.168.0.
OK表示接受收信, 但不RELAY
RELAY表示接受收信, 也幫RELAY
修改後要以postmap /etc/postfix/access使其生效
再來是/etc/aliases
我可以設定人頭戶, 寄給他們的統統寄給我指定的存在帳戶
修改後要newaliases來生效(好像postaliases也可以?)
另外
sendmail和postfix的log都是/var/log/mail
要使用sendmail的話, 除了senmail套件
sendmail-cf也要記得安裝
通常我們都是修改sendmail.mc
然後m4 sendmail.mc > sendmail.cf
在sendmail.mc裡面, 註解是dnl加一個空白鍵, #只是對齊好看罷了
另外, 在/etc/mail/local-host-named寫的是幫誰收信
如果寫AAA,BBB,CCC
那就是寄給AAA,BBB,CCC的我都收
編完立即生效
/etc/mail/access跟/etc/postfix/access很像, 也是存取控管
不過/etc/mail/access裡面會需要tag: connect, from, to
connect就是包含from, to
編完後, 要make access.db
關於那個RELAY, 什麼叫RELAY
如果我在host-252
我用telnet連到host-250
在裡面寄信, rcpt to: xxx@host-3
那這就需要RELAY
每個使用者自己的~/.forward就像是/etc/aliases一樣
簡單比較一下
postfix的postqueue -p就是sendmail的mailq
postfix的postqueue -f就是sendmail -q
至於為什麼每次寄失敗就要等一小時
那是設定在/etc/sysconfig/sendmail
最後最後, 當我們以mail看信時
r是reply
z+是下一頁, z-是上一頁
d#是刪信件
d#1-#2是連刪
q刪檔有效的離開
x是刪檔無效的離開
postfix自己有自己的控管
/etc/postfix/access
裡面的網段是192.168.0不同於samba的192.168.0.
OK表示接受收信, 但不RELAY
RELAY表示接受收信, 也幫RELAY
修改後要以postmap /etc/postfix/access使其生效
再來是/etc/aliases
我可以設定人頭戶, 寄給他們的統統寄給我指定的存在帳戶
修改後要newaliases來生效(好像postaliases也可以?)
另外
sendmail和postfix的log都是/var/log/mail
要使用sendmail的話, 除了senmail套件
sendmail-cf也要記得安裝
通常我們都是修改sendmail.mc
然後m4 sendmail.mc > sendmail.cf
在sendmail.mc裡面, 註解是dnl加一個空白鍵, #只是對齊好看罷了
另外, 在/etc/mail/local-host-named寫的是幫誰收信
如果寫AAA,BBB,CCC
那就是寄給AAA,BBB,CCC的我都收
編完立即生效
/etc/mail/access跟/etc/postfix/access很像, 也是存取控管
不過/etc/mail/access裡面會需要tag: connect, from, to
connect就是包含from, to
編完後, 要make access.db
關於那個RELAY, 什麼叫RELAY
如果我在host-252
我用telnet連到host-250
在裡面寄信, rcpt to: xxx@host-3
那這就需要RELAY
每個使用者自己的~/.forward就像是/etc/aliases一樣
簡單比較一下
postfix的postqueue -p就是sendmail的mailq
postfix的postqueue -f就是sendmail -q
至於為什麼每次寄失敗就要等一小時
那是設定在/etc/sysconfig/sendmail
最後最後, 當我們以mail看信時
r是reply
z+是下一頁, z-是上一頁
d#是刪信件
d#1-#2是連刪
q刪檔有效的離開
x是刪檔無效的離開
mail server雜亂小筆記
給未來的裕翔
預設sendmail只收localhost的信
telnet localhost 25
注意, 要把sendmail加入/etc/hosts.allow
否則在mail from:xxx@yyy就會access denied了
以telnet進入後(能進入就表示sendmail或postfix有開)
mail from:bob@yahoo.com.tw
(上面寄件者是假冒用, 可以隨便打, 別被目標mail server擋下即可)
(那個冒號前後要不要空格皆可)
rcpt to:yushiangfu@gmail.com
(上面收件者別亂打, 不然怎知有沒成功)
data
subject:test-test-test
test-content
.
quit
寄信完成!
預設是sendmail
如果要改postfix, 安裝好後
alternatives --config mta, 選postfix
chkconfig sendmail off
service sendmail stop
在alternatives裡面
*是預設, +是目前使用
postfix會用到的port不只一個
要擋的話, 針對port 25/tcp即可
/etc/mail裡面都是sendmail的東西
/etc/postfix裡面都是postfix的東西
因為/etc/mail/sendmail.cf語法太難懂
所以有了postfix, 設定檔在
/etc/postfix/main.cf
在main.cf裡面, 有幾個設定要設定
myhostname = stationX.example.com
mydomain = example.com
myorigin = $myhostname
對方收我信就是bob@stationX.example.com
如果是myorigin = $mydomain
對方收我信就是bob@example.com
如此一來, 對方回信不會直接到我電腦
MTA必須加設/etc/aliases讓收到的信自動轉給我
mydestination, 替誰收信, 預設即可
inet_interfaces = all (關鍵步驟)
原本的inet_interfaces = localhost
所以我必須也跟著telnet localhost 25
就算telnet自己public IP也不行, 現在改成all就可以了
mynetwork_style = host
上面設定是, 一堆把我(MTA)設定為smtp server的人
我只幫誰寄(relay)
還有一個設定預設不存在
smtp_hostlookup = native,dns
先看/etc/hosts再看DNS
只有postfix需要這樣設定, 因為sendmail預設會看/etc/hosts
最後最後
head_check和body_check可作可不作,過濾用
現在不作也可以後面的procmail補作
如果對方的MTA沒開導致我的信寄不出去
可以用postqueue -p查看寄不出去的信
萬一對方MTA打開了, 剛失敗的信預設一小時候才會再寄
想要馬上寄出的話, postqueue -f
預設sendmail只收localhost的信
telnet localhost 25
注意, 要把sendmail加入/etc/hosts.allow
否則在mail from:xxx@yyy就會access denied了
以telnet進入後(能進入就表示sendmail或postfix有開)
mail from:bob@yahoo.com.tw
(上面寄件者是假冒用, 可以隨便打, 別被目標mail server擋下即可)
(那個冒號前後要不要空格皆可)
rcpt to:yushiangfu@gmail.com
(上面收件者別亂打, 不然怎知有沒成功)
data
subject:test-test-test
test-content
.
quit
寄信完成!
預設是sendmail
如果要改postfix, 安裝好後
alternatives --config mta, 選postfix
chkconfig sendmail off
service sendmail stop
在alternatives裡面
*是預設, +是目前使用
postfix會用到的port不只一個
要擋的話, 針對port 25/tcp即可
/etc/mail裡面都是sendmail的東西
/etc/postfix裡面都是postfix的東西
因為/etc/mail/sendmail.cf語法太難懂
所以有了postfix, 設定檔在
/etc/postfix/main.cf
在main.cf裡面, 有幾個設定要設定
myhostname = stationX.example.com
mydomain = example.com
myorigin = $myhostname
對方收我信就是bob@stationX.example.com
如果是myorigin = $mydomain
對方收我信就是bob@example.com
如此一來, 對方回信不會直接到我電腦
MTA必須加設/etc/aliases讓收到的信自動轉給我
mydestination, 替誰收信, 預設即可
inet_interfaces = all (關鍵步驟)
原本的inet_interfaces = localhost
所以我必須也跟著telnet localhost 25
就算telnet自己public IP也不行, 現在改成all就可以了
mynetwork_style = host
上面設定是, 一堆把我(MTA)設定為smtp server的人
我只幫誰寄(relay)
還有一個設定預設不存在
smtp_hostlookup = native,dns
先看/etc/hosts再看DNS
只有postfix需要這樣設定, 因為sendmail預設會看/etc/hosts
最後最後
head_check和body_check可作可不作,過濾用
現在不作也可以後面的procmail補作
如果對方的MTA沒開導致我的信寄不出去
可以用postqueue -p查看寄不出去的信
萬一對方MTA打開了, 剛失敗的信預設一小時候才會再寄
想要馬上寄出的話, postqueue -f
Wednesday, June 9, 2010
備份光碟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想要備份某個關於聲音的光碟
sudo mkdir /media/cdrom
sudo mount -t iso9660 /dev/cdrom /media/cdrom
mkisofs -v -o /xxx.img /media/cdrom
把這樣得到的xxx.img燒錄
完全只是檔案罷了!
為了測試到底可否備份光碟
先暫時放棄文字指令嘗試^^"
使用每次燒錄DVD都會當掉的Brasero!!!
可以耶!
那完全沒什麼筆記好寫了~哈哈
如果想要備份某個關於聲音的光碟
sudo mkdir /media/cdrom
sudo mount -t iso9660 /dev/cdrom /media/cdrom
mkisofs -v -o /xxx.img /media/cdrom
把這樣得到的xxx.img燒錄
完全只是檔案罷了!
為了測試到底可否備份光碟
先暫時放棄文字指令嘗試^^"
使用每次燒錄DVD都會當掉的Brasero!!!
可以耶!
那完全沒什麼筆記好寫了~哈哈
ssh佔用httpd的port
給未來的裕翔
當在host-a時, 為了加速網頁瀏覽
sudo ssh -D 80 xxx@host-b -p 22
然後設定瀏覽器的SOCKS
為此, 必須把httpd服務先關掉, 因為port 80衝到
之後如果不用, 就算terminal關掉, 瀏覽器關掉
ssh的process還是在的
此時無論怎麼sudo service httpd start都不會成功
必須先把ssh那個process關掉
當在host-a時, 為了加速網頁瀏覽
sudo ssh -D 80 xxx@host-b -p 22
然後設定瀏覽器的SOCKS
為此, 必須把httpd服務先關掉, 因為port 80衝到
之後如果不用, 就算terminal關掉, 瀏覽器關掉
ssh的process還是在的
此時無論怎麼sudo service httpd start都不會成功
必須先把ssh那個process關掉
Tuesday, June 8, 2010
iptables在redhat預設不存在
給未來的裕翔
iptables在redhat預設不存在
如果想要把現有的iptables寫出
iptables-save > /etc/sysconfig/iptables
不過老師建議先統統flush調
再一個個建
老師說, 預設的RULE應該是內建在kernel裡面
如果/etc/sysconfig/iptables存在就不會讀kernel預設RULE
老師也說考試建議預設都ACCEPT
實務上建議預設DROP
iptables在redhat預設不存在
如果想要把現有的iptables寫出
iptables-save > /etc/sysconfig/iptables
不過老師建議先統統flush調
再一個個建
老師說, 預設的RULE應該是內建在kernel裡面
如果/etc/sysconfig/iptables存在就不會讀kernel預設RULE
老師也說考試建議預設都ACCEPT
實務上建議預設DROP
samba雜亂小筆記
給未來的裕翔
首先安裝三個套件
samba, samba-common, samba-client
注意以下四個port
137/udp, 138/udp, 139/tcp, 445/tcp
雖然daemon有nmbd和smbd兩個
用service smb start就會自動連nmbd一起帶起來
若在client端想看server端開放哪些資料夾
smbclient -L 192.168.0.254
輸入密碼的地方直接按Enter就可以看了
另外要注意的是
samba有自己的密碼, 跟/etc/shadow無關
不過帳號必須已經存在/etc/passwd裡面
那samba建立的密碼會存在/etc/samba/passdb.tdb
因為不是一般文字檔
如果想看passdb.tdb內容的話
tdbdump /etc/samba/passdb.tdb
想要使用samba服務有兩種方式
一個是像ftp一樣的方式
smbclient //server/share-name -U user-name
然後輸入密碼
不然就是用mount(個人偏向這個)
mount -t cifs -o username=user-name //192.168.0.254/homes /mount-dir
cifs是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的縮寫
要注意那個homes是share-name不是dir
不過這樣mount會失敗
因為selinux的關係
setsebool -P samba_enable_home_dirs=1
另外補充, 星星如果要出現, setroublesootd要先啟動
如果要自行增加分享的資料夾
(預設只有home和printer)
在/etc/samba/smb.conf最下面增加幾行
[share-name]
path = blabla
browseable = yes
valid users = user1, user2
writeable = yes
read list = user2
以上表示, 開放write,除了user2不能write
但是, 光這樣還是會failed
必須給那個share出去的資料夾改變context
chcon -t samba_share_t /blabla
注意, 裡面的檔案也都必需要是samba_share_t
如果希望開機自動掛載
在/etc/fstab裡面
//server/share-name /mount-point cifs username=john 0 0
不過這樣也挺麻煩的, 每次開機都要輸入密碼
所以可以改成
//server/share-name /mount-point cifs credentials=/etc/xyz 0 0
然後建立/etc/xyz
username=user-name
password=user-password
安全起見chmod 600 /etc/xyz
最後, 關於存取控管
可以考慮直接用smb.conf裡面的[global]的
host deny, host allow, 依題目決定
比iptables方便許多
首先安裝三個套件
samba, samba-common, samba-client
注意以下四個port
137/udp, 138/udp, 139/tcp, 445/tcp
雖然daemon有nmbd和smbd兩個
用service smb start就會自動連nmbd一起帶起來
若在client端想看server端開放哪些資料夾
smbclient -L 192.168.0.254
輸入密碼的地方直接按Enter就可以看了
另外要注意的是
samba有自己的密碼, 跟/etc/shadow無關
不過帳號必須已經存在/etc/passwd裡面
那samba建立的密碼會存在/etc/samba/passdb.tdb
因為不是一般文字檔
如果想看passdb.tdb內容的話
tdbdump /etc/samba/passdb.tdb
想要使用samba服務有兩種方式
一個是像ftp一樣的方式
smbclient //server/share-name -U user-name
然後輸入密碼
不然就是用mount(個人偏向這個)
mount -t cifs -o username=user-name //192.168.0.254/homes /mount-dir
cifs是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的縮寫
要注意那個homes是share-name不是dir
不過這樣mount會失敗
因為selinux的關係
setsebool -P samba_enable_home_dirs=1
另外補充, 星星如果要出現, setroublesootd要先啟動
如果要自行增加分享的資料夾
(預設只有home和printer)
在/etc/samba/smb.conf最下面增加幾行
[share-name]
path = blabla
browseable = yes
valid users = user1, user2
writeable = yes
read list = user2
以上表示, 開放write,除了user2不能write
但是, 光這樣還是會failed
必須給那個share出去的資料夾改變context
chcon -t samba_share_t /blabla
注意, 裡面的檔案也都必需要是samba_share_t
如果希望開機自動掛載
在/etc/fstab裡面
//server/share-name /mount-point cifs username=john 0 0
不過這樣也挺麻煩的, 每次開機都要輸入密碼
所以可以改成
//server/share-name /mount-point cifs credentials=/etc/xyz 0 0
然後建立/etc/xyz
username=user-name
password=user-password
安全起見chmod 600 /etc/xyz
最後, 關於存取控管
可以考慮直接用smb.conf裡面的[global]的
host deny, host allow, 依題目決定
比iptables方便許多
nfs雜亂筆記2
給未來的裕翔
當有用/etc/exports分享資源時
可用showmount -e來看分享哪些資源
或是用exportfs
接下來介紹一些exportfs的其他功能
每當修改過/etc/exports後, 都需要重新啟動nfs
或是簡單一點, export -r,
r就是refresh的意思
如果不只想看自己分享哪些資源
還想看選項, exportfs -v
統統不想分享的話, exportfs -ua
統統都分享, exportfs -a
針對細部的不分享? ex:
exportfs -u 192.168.0.0/255.255.255.0:/home
另外
portmap可以用TCPWRAPPER檔
還有就是
如果在/etc/exports的某一行
對某個網段root_squash
卻允許該往段某個IP no_root_squash
那寫的順序有先後影響, 先符合的生效
如果想要固定port
可以去/etc/sysconfig/nfs裡面設定
想看rpcinfo已經紀錄哪些port的話
rpcinfo -p
最後最後, nfs在某些OS有固定port, 2049
某些則是隨機, 由rpcbind決定
當有用/etc/exports分享資源時
可用showmount -e來看分享哪些資源
或是用exportfs
接下來介紹一些exportfs的其他功能
每當修改過/etc/exports後, 都需要重新啟動nfs
或是簡單一點, export -r,
r就是refresh的意思
如果不只想看自己分享哪些資源
還想看選項, exportfs -v
統統不想分享的話, exportfs -ua
統統都分享, exportfs -a
針對細部的不分享? ex:
exportfs -u 192.168.0.0/255.255.255.0:/home
另外
portmap可以用TCPWRAPPER檔
還有就是
如果在/etc/exports的某一行
對某個網段root_squash
卻允許該往段某個IP no_root_squash
那寫的順序有先後影響, 先符合的生效
如果想要固定port
可以去/etc/sysconfig/nfs裡面設定
想看rpcinfo已經紀錄哪些port的話
rpcinfo -p
最後最後, nfs在某些OS有固定port, 2049
某些則是隨機, 由rpcbind決定
Monday, June 7, 2010
mysql重設root密碼
給未來的裕翔
剛在IT Ranger的網誌上看到關於
mysql重設root密碼的教學
曾經因為不會這個, 有心痛到~
所以現在把它寫入我的筆記
在此先謝過IT Ranger一番, 叩首...
先把mysqld服務停止
sudo service mysqld stop
然後
sudo mysqld_safe --skip-grant-tables &
IT Ranger說這步驟是啟動mysqld且設為"無登入控制模式"
帥的來了
現在直接mysql就進入mysql啦^^
在mysql裡面改密碼, 假設我要改成ohyes
update mysql.user set password=PASSWORD('ohyes') where user='root';
光這樣不會馬上生效, 就算此時離開mysql也不會自動生效
要再一個指令, flush privileges;
之後離開mysql後, 就可以用新密碼登入了^^
帥啦! 感謝IT Ranger!
剛在IT Ranger的網誌上看到關於
mysql重設root密碼的教學
曾經因為不會這個, 有心痛到~
所以現在把它寫入我的筆記
在此先謝過IT Ranger一番, 叩首...
先把mysqld服務停止
sudo service mysqld stop
然後
sudo mysqld_safe --skip-grant-tables &
IT Ranger說這步驟是啟動mysqld且設為"無登入控制模式"
帥的來了
現在直接mysql就進入mysql啦^^
在mysql裡面改密碼, 假設我要改成ohyes
update mysql.user set password=PASSWORD('ohyes') where user='root';
光這樣不會馬上生效, 就算此時離開mysql也不會自動生效
要再一個指令, flush privileges;
之後離開mysql後, 就可以用新密碼登入了^^
帥啦! 感謝IT Ranger!
Sunday, June 6, 2010
wordpress張貼程式碼注意事項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在wordpress裡面要張貼程式碼之類的東
是用<pre></pre>這兩個標籤夾住
要注意的是
為了產生白色的方框括住程式碼
<pre lang="xxx">
xxx可以隨便寫, 但不能是空白
雙引號一定要有
如果在wordpress裡面要張貼程式碼之類的東
是用<pre></pre>這兩個標籤夾住
要注意的是
為了產生白色的方框括住程式碼
<pre lang="xxx">
xxx可以隨便寫, 但不能是空白
雙引號一定要有
啟動phpMyAdmin
給未來的裕翔
先安裝套件phpMyAdmin
(從這篇開始, 實際上要sudo的我都會如實寫出來, 不再假設自己是root)
sudo yum -y install phpMyAdmin
然後在/etc/httpd/conf/httpd.conf增加幾行
這樣就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啟動
http://localhost/phpMyAdmin/
注意, 使用yum安裝的phpMyAdmin預設裝在/usr/share底下
不需要特地移到/var/www/html
還有就是
也不需要改/usr/share/phpMyAdmin的context
預設就可以了
不需要改成一般網頁所需要的httpd_user_content_t:s0
先安裝套件phpMyAdmin
(從這篇開始, 實際上要sudo的我都會如實寫出來, 不再假設自己是root)
sudo yum -y install phpMyAdmin
然後在/etc/httpd/conf/httpd.conf增加幾行
Options FollowSymLinks
AllowOverride None
Order allow,deny
Allow from all
這樣就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啟動
http://localhost/phpMyAdmin/
注意, 使用yum安裝的phpMyAdmin預設裝在/usr/share底下
不需要特地移到/var/www/html
還有就是
也不需要改/usr/share/phpMyAdmin的context
預設就可以了
不需要改成一般網頁所需要的httpd_user_content_t:s0
mysql備份and權限
未來的裕翔
mysql的資料庫都放在/var/lib/mysql
所以備份直接複製即可
都要給予某位使用者權限時
在mysql裡面
grant all privileges on wordpress.* on bob identified by 'password';
注意, password一定要有單引號括起來
不能不括, 不然語法會錯
mysql的資料庫都放在/var/lib/mysql
所以備份直接複製即可
都要給予某位使用者權限時
在mysql裡面
grant all privileges on wordpress.* on bob identified by 'password';
注意, password一定要有單引號括起來
不能不括, 不然語法會錯
Saturday, June 5, 2010
alternatives --install --config --display --remove
給未來的裕翔
跟alternatives是在練習架mail server的時候
原本以為只有那次會碰到
沒想到又碰到啦! 這就是緣份~!
逃不了的東西, 就趕快面對吧!
當我想新增一個path當alternatives的某一name時
alternatives --install pathA name pathB priority
pathA, name, 和pathB的關係是
pathA -> /etc/alternatives/name -> pathB
priority決定alternatives的*位置
如果我要改變alternatives的+位置
alternatives --config name
選喜歡的號碼按Enter
想看某一name的某個path的priority時
alternatives --display name
也是有其它資訊啦, 不過我看不懂
要移除某一name的某個path時
alternatives --remove pathB
跟alternatives是在練習架mail server的時候
原本以為只有那次會碰到
沒想到又碰到啦! 這就是緣份~!
逃不了的東西, 就趕快面對吧!
當我想新增一個path當alternatives的某一name時
alternatives --install pathA name pathB priority
pathA, name, 和pathB的關係是
pathA -> /etc/alternatives/name -> pathB
priority決定alternatives的*位置
如果我要改變alternatives的+位置
alternatives --config name
選喜歡的號碼按Enter
想看某一name的某個path的priority時
alternatives --display name
也是有其它資訊啦, 不過我看不懂
要移除某一name的某個path時
alternatives --remove pathB
用cat寫檔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想用cat寫檔, 內容只有一行時
直接echo aaa bbb ccc > file-name
注意, aaa bbb ccc那一行可以含空白喔^^
也不需要雙引號
如果是要多行, 又不想vim的話, 可以用cat
cat << key-word > file-name
cat << key-word >> file-name
建新檔就用>
append就用>>
那個key-word是說當某一行我輸入key-word時
就結束cat的寫檔
注意, key-word左邊一定要是<<喔
只有<會錯誤
不過, 也是可以無視自己訂的key-word啦
Ctrl + d取代之
如果想用cat寫檔, 內容只有一行時
直接echo aaa bbb ccc > file-name
注意, aaa bbb ccc那一行可以含空白喔^^
也不需要雙引號
如果是要多行, 又不想vim的話, 可以用cat
cat << key-word > file-name
cat << key-word >> file-name
建新檔就用>
append就用>>
那個key-word是說當某一行我輸入key-word時
就結束cat的寫檔
注意, key-word左邊一定要是<<喔
只有<會錯誤
不過, 也是可以無視自己訂的key-word啦
Ctrl + d取代之
zotero, firefox, openoffice-writer出錯!
給未來的裕翔
為了方便論文的reference產生
研究了網路美女yimi的網誌後
決定使用firefox的外掛, zotero來完成這件事情
出師超順, 接下來極其不順
一開始實驗室的電腦可以成功
另外兩處的電腦則不行, 想說ㄍ一ㄥ著用就好
終於, 連實驗室那台也不能用了!!!
那這問題就一定要解決了!
去網路上查了一下, 大部分的解法我用都沒效
有的說要自己裝sun的jre然後alternatives --config java
有的說要選writer使用的java
oowriter -> Tools -> Options -> java, 然後選sun的java
有的說要移除openjdk
有的說要安裝sun-java6-jre和sun-java6-plugin
有的說某幾步要變成root, sudo或su不行
我也不知道誰對誰錯, 總之最後我照一篇操作後就搞定啦!
1. 去sun的網站下載最新的jre, ex: jre-6u20-linux-i586-rpm.bin
http://java.sun.com/javase/downloads/index.jsp
平台依自己的情況選擇Linux或是Linux x64
2. 執行下載的rpm.bin, ex:
sudo sh jre-6u20-linux-i586-rpm.bin
結束時, 雖然會產生一個rpm
不過其實已經安裝好了
3. 使用java指令時, 預設會執行到openjdk的東西
所以要用alternatives來改
sudo alternatives --install /usr/bin/java java /usr/java/default/bin/java 20000
白話意思就是, 使用alternatives指令來install一個/usr/bin/java連結
指向/etc/alternatives/java, 再指向/usr/java/default/bin/java
至於那個20000, 則是priority, 數字越大則priority越高, 幹嘛用我不清楚
當使用alternatives --config java時, *會出現在priority最高的左邊
我們只能改+而已, 一樣, 到底*+是幹嘛用我不清楚
注意喔, 這裡我們只有alternatives --install而已, 並沒alternatives --install
意思是, 只有改變*號位置, 沒有改變+位置
4. 接著再用alternatives安裝libjavaplugin.so
如果是32 bit
sudo alternatives --install /usr/lib/mozilla/plugins/libjavaplugin.so \
libjavaplugin.so /usr/java/default/lib/i386/libnpjp2.so 20000
如果是64 bit
sudo alternatives --install /usr/lib64/mozilla/plugins/libjavaplugin.so \
libjavaplugin.so.x86_64 /usr/java/default/lib/amd64/libnpjp2.so 20000
操作到此, 一開始可以成功, 但是之後firefox都會crash
要再restorecon /opt/jre1.6.0_20/lib/i386/client/libjvm.so
然後就大功告成~
重開firefox和oowriter就可以了^^
爽~
reference:
http://www.mjmwired.net/resources/mjm-fedora-f12.html
http://kiddingthecity.org/blog/?p=1131
為了方便論文的reference產生
研究了網路美女yimi的網誌後
決定使用firefox的外掛, zotero來完成這件事情
出師超順, 接下來極其不順
一開始實驗室的電腦可以成功
另外兩處的電腦則不行, 想說ㄍ一ㄥ著用就好
終於, 連實驗室那台也不能用了!!!
那這問題就一定要解決了!
去網路上查了一下, 大部分的解法我用都沒效
有的說要自己裝sun的jre然後alternatives --config java
有的說要選writer使用的java
oowriter -> Tools -> Options -> java, 然後選sun的java
有的說要移除openjdk
有的說要安裝sun-java6-jre和sun-java6-plugin
有的說某幾步要變成root, sudo或su不行
我也不知道誰對誰錯, 總之最後我照一篇操作後就搞定啦!
1. 去sun的網站下載最新的jre, ex: jre-6u20-linux-i586-rpm.bin
http://java.sun.com/javase/downloads/index.jsp
平台依自己的情況選擇Linux或是Linux x64
2. 執行下載的rpm.bin, ex:
sudo sh jre-6u20-linux-i586-rpm.bin
結束時, 雖然會產生一個rpm
不過其實已經安裝好了
3. 使用java指令時, 預設會執行到openjdk的東西
所以要用alternatives來改
sudo alternatives --install /usr/bin/java java /usr/java/default/bin/java 20000
白話意思就是, 使用alternatives指令來install一個/usr/bin/java連結
指向/etc/alternatives/java, 再指向/usr/java/default/bin/java
至於那個20000, 則是priority, 數字越大則priority越高, 幹嘛用我不清楚
當使用alternatives --config java時, *會出現在priority最高的左邊
我們只能改+而已, 一樣, 到底*+是幹嘛用我不清楚
注意喔, 這裡我們只有alternatives --install而已, 並沒alternatives --install
意思是, 只有改變*號位置, 沒有改變+位置
4. 接著再用alternatives安裝libjavaplugin.so
如果是32 bit
sudo alternatives --install /usr/lib/mozilla/plugins/libjavaplugin.so \
libjavaplugin.so /usr/java/default/lib/i386/libnpjp2.so 20000
如果是64 bit
sudo alternatives --install /usr/lib64/mozilla/plugins/libjavaplugin.so \
libjavaplugin.so.x86_64 /usr/java/default/lib/amd64/libnpjp2.so 20000
操作到此, 一開始可以成功, 但是之後firefox都會crash
要再restorecon /opt/jre1.6.0_20/lib/i386/client/libjvm.so
然後就大功告成~
重開firefox和oowriter就可以了^^
爽~
reference:
http://www.mjmwired.net/resources/mjm-fedora-f12.html
http://kiddingthecity.org/blog/?p=1131
Thursday, June 3, 2010
nfs雜亂小筆記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想要啟動nfs服務
編輯/etc/exports, ex:
/var/ftp 192.168.0.0/255.255.255.0(rw)
netmask不可以用24
如果要街多個網段, 彼此空格相隔即可
service portmap start
service nfs start
注意: /etc/hosts.allow裡面要加
portmap:ALL
mountd:ALL
然後在client端
showmount -e 192.168.0.X
mkdir /nfsdir
mount 192.168.0.X:/var/ftp /nfsdir
報告完畢
如果想要啟動nfs服務
編輯/etc/exports, ex:
/var/ftp 192.168.0.0/255.255.255.0(rw)
netmask不可以用24
如果要街多個網段, 彼此空格相隔即可
service portmap start
service nfs start
注意: /etc/hosts.allow裡面要加
portmap:ALL
mountd:ALL
然後在client端
showmount -e 192.168.0.X
mkdir /nfsdir
mount 192.168.0.X:/var/ftp /nfsdir
報告完畢
vsftpd雜亂小筆記
未來的裕翔
要開啟vsftpd服務, 要先安裝vsftpd套件
port 21/tcp, ftp command
port 20/tcp, ftp data
/etc/vsftpusers, 黑白名單
vsftpd可用TCPWRAPPER控管
預設是:
normal user可以上傳下載, 登入預設進入家目錄
不過selinux要開, setsebool -P ftp_home_dir=1
帳密就是/etc/passwd
如果是anonymous user登入, 就只能下載, 登入預設是/var/ftp
如果想讓anonymous user可以上傳
vsftpd.conf要先設定
anon_upload_enable=YES
建議修改上傳的檔案屬性和權限
chown_uploads=YES
chown_username=XXX, /etc/passwd要存在此使用者
anon_umask=077, 上傳後的檔案就會變成600
這樣除了XXX誰都不能讀anonymous user的檔案了
所以也就不能下載
通常會另外建一個資料夾以供上傳
mkdir incoming
chown root.ftp incoming, w和x要一組才能寫入
chmod 730 incoming, 這樣大家就看不到別人上傳的檔案
到此, 還要修改incoming資料夾的context
不然selinux預設(public_content_t)無法寫入
chcon -t public_content_rw_t incoming
最後最後, selinux還有擋一個^^
setsebool -P allow_ftpd_anon_write on
補充:
pc連到unix預設是ascii mode
可輸入bin切換到binary mode
想換到ascii mode就輸入ascii
ACTIVE MODE(server主動SYN client):
1. 當client向server的port 21送出SYN
2. client再跟server的port 21說client自己要開哪個port(隨機, >1024)
3. server用port 20跟client的那個隨機port聯絡, 用SYN
4. 然後client的那個隨機port回一個ACK給server的port 20
就可以開始傳了
不過在3可能會被client的防火牆擋住
所以需要PASSIVE MODE:
1. client SYN server的port 21
2. client跟server的port 21說client要進行PASSIVE MODE
3. server的port 21跟client說, 請聯絡server的隨機port(>1024)
4. 於是由client SYN server的隨機port
5. 然後server回一個ack給client
不過如果server也檔那個隨機port就不用玩了
所以iptables才會有那個RELATED,ESTABLISHED blabla
要開啟vsftpd服務, 要先安裝vsftpd套件
port 21/tcp, ftp command
port 20/tcp, ftp data
/etc/vsftpusers, 黑白名單
vsftpd可用TCPWRAPPER控管
預設是:
normal user可以上傳下載, 登入預設進入家目錄
不過selinux要開, setsebool -P ftp_home_dir=1
帳密就是/etc/passwd
如果是anonymous user登入, 就只能下載, 登入預設是/var/ftp
如果想讓anonymous user可以上傳
vsftpd.conf要先設定
anon_upload_enable=YES
建議修改上傳的檔案屬性和權限
chown_uploads=YES
chown_username=XXX, /etc/passwd要存在此使用者
anon_umask=077, 上傳後的檔案就會變成600
這樣除了XXX誰都不能讀anonymous user的檔案了
所以也就不能下載
通常會另外建一個資料夾以供上傳
mkdir incoming
chown root.ftp incoming, w和x要一組才能寫入
chmod 730 incoming, 這樣大家就看不到別人上傳的檔案
到此, 還要修改incoming資料夾的context
不然selinux預設(public_content_t)無法寫入
chcon -t public_content_rw_t incoming
最後最後, selinux還有擋一個^^
setsebool -P allow_ftpd_anon_write on
補充:
pc連到unix預設是ascii mode
可輸入bin切換到binary mode
想換到ascii mode就輸入ascii
ACTIVE MODE(server主動SYN client):
1. 當client向server的port 21送出SYN
2. client再跟server的port 21說client自己要開哪個port(隨機, >1024)
3. server用port 20跟client的那個隨機port聯絡, 用SYN
4. 然後client的那個隨機port回一個ACK給server的port 20
就可以開始傳了
不過在3可能會被client的防火牆擋住
所以需要PASSIVE MODE:
1. client SYN server的port 21
2. client跟server的port 21說client要進行PASSIVE MODE
3. server的port 21跟client說, 請聯絡server的隨機port(>1024)
4. 於是由client SYN server的隨機port
5. 然後server回一個ack給client
不過如果server也檔那個隨機port就不用玩了
所以iptables才會有那個RELATED,ESTABLISHED blabla
Tuesday, June 1, 2010
DNS雜亂小筆記
給未來的裕翔
domain name轉ip叫做名稱解析
注意, ip轉mac也叫名稱解析 => ARP
gethostip指令會參考/etc/nsswitch.conf
host和dig則是直接去找DNS, 不參考nsswitch.conf
nslookup是第三方軟體, 似乎比較少用
接著講另一個東東
今天我請我朋友A當我的DNS
我要找其他人時, 請A幫我找
A就跑去問他朋友B認不認識我要找的
B說"那個C可能知道 你去問它"
於是A又跑去問C
C說"那個D可能知道 你去問它"
假設最後找到我要找的朋友了
那A這種辛苦幫我搞定的行為
稱之為recursive query
A的朋友都指給方向, 像我實驗室博班學長一樣
那A的朋友對A來說就是忙只幫一半
non-recursive query或iterative query
ref: http://ithelp.ithome.com.tw/question/10040649
再來講另外一件事
每次查詢總是麻煩, 因此永cache server的產生
如果我要查的IP, 由cache解析給我
那就是non-authorized answer
如果是真的去外部查
那就是authorized answer
最後講指令部份
想要反解查詢的話
dig -x 12.34.56.7
這樣可以查PTR資訊
關於CNAME資訊, 想像一下
如果我有三台電腦
一台叫ftp.bob, 一台叫www.bob, 一台叫mail.bob
萬一不幸我只有一台電腦提供三個服務
(像健達出奇蛋一樣)
那就可以在DNS裡面寫下
www.bob IN CNAME real.machine
ftp.bob IN CNAME real.machine
mail.bob IN CNAME real.machine
再話一個話題
dig -t mx redhat.com
可以看那個domain裡面的mail server
domain name轉ip叫做名稱解析
注意, ip轉mac也叫名稱解析 => ARP
gethostip指令會參考/etc/nsswitch.conf
host和dig則是直接去找DNS, 不參考nsswitch.conf
nslookup是第三方軟體, 似乎比較少用
接著講另一個東東
今天我請我朋友A當我的DNS
我要找其他人時, 請A幫我找
A就跑去問他朋友B認不認識我要找的
B說"那個C可能知道 你去問它"
於是A又跑去問C
C說"那個D可能知道 你去問它"
假設最後找到我要找的朋友了
那A這種辛苦幫我搞定的行為
稱之為recursive query
A的朋友都指給方向, 像我實驗室博班學長一樣
那A的朋友對A來說就是忙只幫一半
non-recursive query或iterative query
ref: http://ithelp.ithome.com.tw/question/10040649
再來講另外一件事
每次查詢總是麻煩, 因此永cache server的產生
如果我要查的IP, 由cache解析給我
那就是non-authorized answer
如果是真的去外部查
那就是authorized answer
最後講指令部份
想要反解查詢的話
dig -x 12.34.56.7
這樣可以查PTR資訊
關於CNAME資訊, 想像一下
如果我有三台電腦
一台叫ftp.bob, 一台叫www.bob, 一台叫mail.bob
萬一不幸我只有一台電腦提供三個服務
(像健達出奇蛋一樣)
那就可以在DNS裡面寫下
www.bob IN CNAME real.machine
ftp.bob IN CNAME real.machine
mail.bob IN CNAME real.machine
再話一個話題
dig -t mx redhat.com
可以看那個domain裡面的mail server
squid雜亂小筆記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要架proxy, 要先安裝squid套件
然後開放port 3128
主要設定檔是/etc/squid/squid.conf
如果要允許某個網域跟我要求proxy服務
在squid.conf新增
acl xxname src 192.168.0.0/24
http_access allow xxname
記得要寫在http_access deny all之前
此外, 如果不喜歡port 3128
也可以修改http_port的預設3128為別的port
如果要架proxy, 要先安裝squid套件
然後開放port 3128
主要設定檔是/etc/squid/squid.conf
如果要允許某個網域跟我要求proxy服務
在squid.conf新增
acl xxname src 192.168.0.0/24
http_access allow xxname
記得要寫在http_access deny all之前
此外, 如果不喜歡port 3128
也可以修改http_port的預設3128為別的port
http檔案條列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希望連到某個網址
只想看到檔案條列
必須滿足以下三點
一. 那個資料夾不能有index.html
二. 把/etc/httpd/conf.d/welcome.conf裡面註解
三. 在httpd.conf裡面, 關於該資料夾的設定
<Directory "/var/www/html">
Options Indexes
</Directory>
那個Indexes要存在
順便講一下, Options後面接的FollowSymLinks
就是說該資料夾可以放連結檔
使用者用網頁看時
如果點該檔案, 會連出去
如果希望連到某個網址
只想看到檔案條列
必須滿足以下三點
一. 那個資料夾不能有index.html
二. 把/etc/httpd/conf.d/welcome.conf裡面註解
三. 在httpd.conf裡面, 關於該資料夾的設定
<Directory "/var/www/html">
Options Indexes
</Directory>
那個Indexes要存在
順便講一下, Options後面接的FollowSymLinks
就是說該資料夾可以放連結檔
使用者用網頁看時
如果點該檔案, 會連出去
http啟動CA憑證但不想輸入passphrase
給未來的裕翔
如果想要開放https連線實啟動CA
但又不想之後開機也得輸入啟動httpd所需要的passphrase
可以如下操作
openssl rsa -in newkey.pem -out newkey.pem.tmp
mv newkey.pem newkey.pem.bak
mv newkey.pem.tmp newkey.pem
這樣就可以了
如果想要開放https連線實啟動CA
但又不想之後開機也得輸入啟動httpd所需要的passphrase
可以如下操作
openssl rsa -in newkey.pem -out newkey.pem.tmp
mv newkey.pem newkey.pem.bak
mv newkey.pem.tmp newkey.pem
這樣就可以了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